“好運人家”酒的養(yǎng)生之道
中國思想三大流派,一是儒家,其代表人物孔子喜歡飲酒,又很有酒德,惟酒無量不及醉,高壽七十三;二是道家,道家的莊子飲酒,活了八十四。老子也飲酒,上古的酒比較淡,他活了一百六十歲。司馬遷寫《史記》時,感到老子活一百六十不可思議,所以列出了三個答案,第一個老子是李耳,第二個老子是老萊子,第三是戰(zhàn)國的老子。但是道家不同意這個說法,認(rèn)為太上老君老子就活了一百六十。更長壽的彭祖也喝酒,據(jù)說活了八百歲,這已無從考證。但我發(fā)現(xiàn)上古計年和現(xiàn)在不同,那時春天一年,夏天一年,秋天一年,冬天一年,所以彭祖大抵只活了近二百歲。彭祖常和紂王飲酒,有“三杯五盞助興,常飲有益養(yǎng)生”之說。史稱:彭祖歸隱彭山后,常采集中草藥,自釀酒而每日小飲,雖逾百歲高齡,仍童顏鶴發(fā),被稱作中國第一個“酒仙”。可以說,生態(tài)性地飲酒與健康長壽確乎有關(guān)系,這不是理論問題,而是一個實踐問題。歷代詩人書法家大多好酒,中國一流的文人基本都喝酒:竹林七賢好酒,陶淵明王羲之以酒為伴,李白杜甫王維喝酒酣暢無比,蘇黃米蔡無酒不書。只有佛教戒酒忌酒,但也有像懷素和尚等好酒的,此是另話。
中國酒與養(yǎng)生、長生具有哲學(xué)本體論的關(guān)系。儒家強(qiáng)調(diào)生命沒有所追求的理想重要,殺生成仁,舍生取義,認(rèn)為仁和義比生更重要,熊掌與魚不可兼得,只能取其義,所以儒家舍生取義的烈士很多。道家不同,天人合一,道法自然,退后一步天地寬闊,淡然出世,強(qiáng)調(diào)在亂世應(yīng)全身遠(yuǎn)禍。這種思想對竹林七賢、對王羲之,對中國信道家的人影響不小。王羲之寫了《黃庭經(jīng)》,為了長壽而服“五石散”——這是一種有毒之藥,用石灰、雄黃、礦物質(zhì)、石英石等打成粉末,與酒和到一起喝下去。這是很厲害的烈性藥,相當(dāng)于一個人把半斤人參吃下去,會毒火攻心,渾身燥熱,甚至口鼻流血。酒仙劉伶也服食五石散,熱得不行就在屋里脫光。突然有人登門拜訪,大驚說你怎么裸體啊,他回答說“我以天地為棟宇,屋室為裈衣,諸君何為入我裈中!”(《世說新語·任誕》)可見道家哲學(xué),天地人是一體的,人就在天地之間。但道家信徒因為執(zhí)著長生長壽愿望,錯服了五石散之類的藥,導(dǎo)致了他們的短壽。
王羲之五十歲寫《蘭亭序》后的九年,病中氣息奄奄將兒孫招到跟前,托付后事。我相信王羲之若當(dāng)時放棄“服食”,而以寫《蘭亭序》時的喝酒到微醺的自由境界,肯定會長壽。春秋末期的孔子都活了73歲,王羲之才活了59歲,諸葛亮事必親躬僅活了54歲。人們要認(rèn)識是藥三分毒,是酒三分烈,慎用性熱燥熱之藥,藥酒也不能亂喝。歷史教訓(xùn)值得記取,講究“有酒量也要有酒德”,飲而不醉,酒而不亂,其樂也融融。
我反對酗酒,酗酒無疑是飲鴆止渴、烈火澆油,對生命的戕害是不爭的事實。飲酒者也可能逞一時之強(qiáng),該出手時出手,不該出手時也出手,會出現(xiàn)諸多酒桌失禮的狀況。酗酒對人的健康危害很大,人的身體陰陽寒濕各個方面不同,脈的沉浮和氣的強(qiáng)弱也不一樣,狂喝酒可能壯一時之陽逞一時之強(qiáng),但是終歸會戕害自己身體,得不償失啊。
好運酒業(yè)
“好運人家”酒官網(wǎng):http://www.dhzr.com.cn